汇聚奇思妙想 激发创新智慧 开拓思维财富 研究姓氏起源 剖析优秀祖先 启迪吾辈奋斗


神 奇 优 秀 的 汉 字

2011-05-29 20:36

  广

 

博主按:我的高中同班同学胡广熙学长寄来一篇他最

近写的文章《神奇优秀的汉字》,特予转载。不久

前科学网有博主谈论现在研究生的中文水平太差,

用中文写作科学论文,错误百出。最近,国家级重要

文化机构北京故宫博物院又出现把“捍”字写成意

完全相反的“撼”字的大笑话。这些问题都有深刻的

根源,值得认真反思。根源之一是对祖国汉字的优秀

性认识不足,致未能在中文的教育上和对中文的爱护

上下功夫。胡广熙学长的这篇文章可给我们一些启发。

 

       作者胡广熙简历:江西南昌市人,1924年出生,现年

87岁,1949年中正大学土木系毕业,一直从事水利工作,

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,已退休。

 

我国方形汉字,或称中文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。

我们的祖先,从象形(如口日月水火鸟马等字)开始,通过形声,假借,会意等方法造字。以字组词,有的字本身就是词。从而无所不包地表达人类日常生活,思想感情,生产活动,社会自然,政治经济,历史地理等等。

积数十年之求索,个人认为:中文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文字。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:简洁;容易学习;有艺术观赏性;比较稳定;便于语言不同的人民和民族相互沟通而凝聚,从而形成中华民族,在历史的长河中合多分少。分述如下:

1.  简洁。

在联合国,最容易找出的文本,就是中文本。因其页数最少。可见中文是世界上最简洁的文字。《英汉词典》8万多生字,而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不过1.3万多生字。可见,使用中文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。

2.     容易学习。

汉字可一字多用,有的字既是名词又是动词。汉字可交义组词。例如,牛字可组成牛皮牛肉牛奶和公牛母牛等,这在英文中却是5个彼此毫无关联的生字。而皮肉奶公母等字,又可与许多动植物组成相应的词。如树皮果肉羊奶公鸡母鸭等。这一众多词汇互有联系的特点,不仅节省许多字符,更使汉字便于记忆,使用方便,容易学习。学中文只需记1500字,就达到扫除文盲的标准。掌握4000字左右就达到大学水平。而学英文则需分别掌握60003万多生字,才能达到上述水平。会讲英语的人,学英文可能很方便。这是拉丁化文字的优点。但是,不会讲汉语普通话(曾称官话或国语)的人,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,学习中文比学其它外文更容易,则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3.  优美的艺术品。

名家书写汉字的对联诗词横幅,甚或一个大字,常被争相抢购。因为可供欣赏,具有收藏价值。一幅古代名家的墨迹,往往价值连城。所以,学习汉字可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,增加学习兴趣,更容易学会。同时也有利于传播。

4.     比较稳定。

人类的语言,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变化。欧美许多国家的文字,是用字母把自已的语言拚写出来的。随着语言的变化,新的生字与词汇与日俱增。英文字典越来越厚。英美两国语言的差别越来越大。有人认为,若干年后,英国人和美国人对话,也需要翻译。曾经盛行千百年的拉丁文,由于使用的人越来越少,行将消失。

        汉字是依据自然事物和现象开始创造的,而不是按人们的语言用字母拚写出来的。中文虽然也会出现新的词汇,但字体和原有的词义,基本不受语言的改变而变更。两千多年前的《左传》《孟子》《史记》等,现在的大学生都能阅览。《诗经》中的许多成语,沿用至今。一千多年前的唐诗,小学生能琅琅上口。跨越时空的稳定性,是中文极大的优越性。经几千年的验证,汉字一定会永远与人类社会同存。

       5.     能凝聚人民。

       人类的语言,千差万别。以中文的“什么(shenme)?”为例,在江西省就有许多。说法:南昌市shili,九江meshi,萍乡zeli,广丰zhaxi,于都zhige,临川zege,都昌meli,吉安zhago,泰和naoge,永新gula等等,甚至在南昌市城乡之间都有差别(shilixili)。全国更不知有多少说法!倘若各地都像欧美那样,用字母把自已的语言拚写成文字,中国就可能出现千百种文字,彼此之间将很难沟通。60多年前,我到过福建省的农村。初到时,与当地群众90%以上的语言无法沟通,但同一位小学教师交谈,虽然彼此的普通话都很不规范,仍完全可以沟通。我还曾与一位彼此语言不通的日本人,用汉字笔谈,基本可以沟通。可见,汉字和普通话是沟通和凝聚人民的重要工具。

      6.     是中华民族合多分少的重要因素。

      具有独特的文化,才能成其为一个民族。文字是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。一种文字消失了,使用该文字的民族也随之不再存在。我国历史上曾有许多民族有自已的文字。例如金辽契丹西夏和后金等,都曾是人口众多,有独特的文化,强盛一时的大国。但都溶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。这种融为一体,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替代另一种文化,并非汉族以武力征服,相反,往往汉族是被征服者。后金满族入关统治中国260年之久。至今,随着满文已没有人使用,满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已经没什么差别了。当然,在融合的过程中,汉族也吸取了其它民族的文化。例如:旗袍,石奇马等,就源于满族。由此可见,是汉字及其所代表的文化,把众多的民族融合,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华民族。我国自商代以来,历时数千年合多分少。欧洲的土地面积与我国相近,却分多合少。究其原因,可能就在于书不同文,乡音难改,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感情,难以沟通,中央政令难以迅速贯彻,而易于分裂。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人口众多,历史攸久的大国。使用汉字是重要的因素。

       汉字有这么多的优点,国人理应爱护珍惜。但在1930年代,却有一批知名人士,主张汉字拉丁化。说什么:“汉字不灭,中国必亡。”上中学时,我发现汉字同音的太多,很难拉丁化,曾经感到非常迷茫。在困惑中求索了近70年,终于比较全面地认识,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。汉字若灭,中国必裂!

       至此,我认为除了感谢我们的远祖,创造了这么好的文字,还应感谢秦始皇。是秦朝在中国大地上,实施了书同文,并把难写的篆字改革为隶书。使汉字的形体至今很少改变。秦始皇想建立子孙万世之业,没有实现。但秦朝统一并改革的汉字却必将传之万世。

       现在,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,普通话日益普及,全国人民将更易凝聚而团结。万事和为贵,千百年来中国的先哲们想望的和谐社会,必将实现。同时,来中国留学和工作的外国人,越来越多。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中小学增设中文课,国外的孔子学院不断增加。优秀神奇的汉字,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,正在向全世界传播。随着使用中文的人越来越多,世界大同将不是空想。到那时,人类再也不用造航空母舰和原子弹,将是多么美好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1-5-19

—————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