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汇聚奇思妙想 激发创新智慧 开拓思维财富 研究姓氏起源 剖析优秀祖先 启迪吾辈奋斗
触摸“非遗”绝活 ,近距离观看宋朝炼金术
2009-10-01 07:32
明 明是毫不起眼的石头,经过一番工序却变成黄灿灿的金子……昨天开幕的2009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,汇聚了14项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和10项上海市市级“非遗”项目。只是,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“活态文化”告别单调的传统展示,转而将整套制作工序搬进展馆,由传承人现场演绎,让市民体 验了一把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非遗”。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山东招远市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的摊头 “一开张”便被人群围了个水泄不通。该绝活的传承人迟孟文告诉记者,其实这一技艺炼出来的黄金纯度最高只能达到75%,也就相当于现在市面上常见的18K 黄金。但它发明创造于宋朝,其技法至今仍在一定范围内被继续应用。
记者昨在现场目睹了古老炼金术的全过程:该技艺归纳起来大致为四道工 序:破碎、磨矿、拉流和熔炼。先用铁锤把矿石破碎至与花生米大小,这叫“破碎”。第二步将破碎的矿石用清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碾磨。第三步是“拉流”即选矿。 主要是通过重力原理,将被称作金泥的精矿选出来。拉流时将磨细的矿粉放置槽板的上方并均匀摊开,待溜槽板上方缸内的水流入后,要用笤箸均匀地左右轻划或轻 拍,以控制水流。石渣随着清水流走,留下的就是含金矿粒,称为“金泥”。最后是冶炼。化火时,将包有金泥的纸包,放入坩埚内进行熔炼。金泥熔化后,杂质形 成的泡沫不断蒸发或用生铁钳提取,然后不断加入芒硝和硼砂提纯黄金。当熔炼的金水被提纯到一定程度时就倒入金模,黄金冶炼就到此完成。
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