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清净法师
2014-08-05 14:14
清净法师,在山东地面上也算得上是“非著名”高僧。尽管僧腊不长,年纪尚轻,但他慈悲可亲的性格,高雅脱俗的道风,机智风趣的演讲,深入浅出的开示,尤其他所选择的“群众路线”,使他在山东颇有法缘,“粉丝”众多。
清净法师,祖籍潍坊,自幼与佛有缘,很小就被人戏称为“佛爷”。他当过兵,经过商,做过干部,每一行都干得很出色。然而,04年机缘成熟,清净法师毅然决然的辞去了让众人羡慕的工作(省公路局),投山东阳谷海会寺,礼当代高僧上能下阐老和尚为师,披剃出家,老和尚赐其法名仁续,取“续佛慧命,荷担祖业”之意,清净乃法师自取之号。
出家后,清净法师秉承恩师教诲,发下“讲经弘法,广度众生”的宏愿,为了早日具足登坛说法的资质,他千里行脚,遍参名师。因其天生慧质,加上谦恭好学,深得当今净宗大德大安法师和著名高僧芳振大师的赏识,耳提面命,言传身教,道业突飞猛进。
清净法师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,所以他把弘法的基点定在了信仰薄弱的乡村,把“群众路线”作为自己的弘法纲领,将服务于贫困而又质朴的下层百姓当做自己的使命,树起一杆“乡村佛教”的大旗,因而他戏称自己为“草根法师”“人民和尚”。
在山东东营、泰安、聊城、济南、菏泽等地的城镇乡村都留下了清净法师清瘦的身影和坚定的足迹。院落、麦场、破庙、废屋、林下、河边、田间、地头都是清净法师弘法的场所,可以说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影子。没有人知道他跑过多少坎坷泥泞的乡间小路,睡过多少蚊虫叮咬的破席凉炕,讲哑了多少次喉咙,沾染了多少场风雨,但看到佛教信众与日众增,欢喜信受的样子,清净法师却感到无比欣慰和喜悦,同时他也赢得了广大信众真诚的拥护和爱戴。
乡村弘法谈何容易?面对没有多少文化的乡村百姓,照本宣科是行不通的,必须贴近群众,契根契机,用乡言俚语阐述佛法大意,用身边故事批判邪知邪见。
有一次,清净法师讲《优婆塞戒经》中的“六重二十八轻戒”之“路过病不能视嘱戒”: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,行路之时遇见病者,不往瞻视,为作方便付嘱所在,而舍去者,是优婆塞得失意罪,不起堕落不净有作”时,问信众:“在路上见到车祸、病人时,大家能不能发心救助?”
大家异口同声:“能。”
法师问:“万一被人赖上了,要赔一千元钱怎么办?”
大众:“不怕,那就给他一千元。”
“要赔一万呢?”
只有少量居士说:“就给他一万元。”
“要赔十万呢?”没人再说话。
法师问:“大家说,怎么办?我们是菩萨戒弟子,见死不救,弃他而去吗?”大众面面相觑。
最后清净法师说:“我愿做大家的后盾,所有受过菩萨戒的居士,万一因救人被赖上,赔款由我来筹措。赖十万,我去化缘十万,赖一百万,我去化缘一百万。决不让好人流血流汗再流泪。大家尽管放心大胆行菩萨道,面对三宝,面对大众,我在此庄重承诺,绝无反悔。”大众报以热烈的掌声。
还有一次,一个居士问:“师父,你会不会算命?”
法师说:“会,而且算得很准。”
居士兴奋得说:“那师父给我算算吧!”
法师问他:“算什么呢?”
他说:“就算算我的工作吧。”
法师说:“你的工作会有多次变化,有时会在这个单位,有时会在那个单位,但最终会调到一个很稳定的厂里去。”
居士急忙问:“什么厂?”
清净说:“火葬场,我们都会调过去。”
“那师父看我的财运呢?”
法师说:“你是流水财命,一生的财运有时好一些,有时差一些,最终的数字我算出来了,是“0”。我们每个人辛辛苦苦,机关算尽,但最终都将归结为“0”。”
“师父我知道您在开玩笑,您说说我的房子吧,我现在的房子太小,想换一套,您说会买到个多大的?”
法师说:“你一生会换多次住处,房子有时小,有时大,楼层高低也不一样,但最后选中的那套我知道,面积和A4纸差不多大,会住在-1楼,儿女给你搬家也很方便,一个人就可以连同你和房子及全部家当搬来搬去。我给人算命很认真,从来不开玩笑。”这位居士听后,似有所悟,学佛更加精进了。
弘法中,有时还会有人故意找茬刁难,法师都会巧妙地利用智慧将其折服,比如有人说:“常言道:地狱门前僧道多,法师如何理解?”
想不到清净很肯定的说:“很对,这是句实话。”
那人奇怪问到:“那师父为什么还要出家呢?”
清净不慌不忙的说:“这一句话后面还有话,但经常被人忽略了。”
居士问:“后面是什么?”
清净说:“地狱门前僧道多,后面是:疾病面前医生多,火灾面前消防兵多,监狱门前武警多,事故面前交警多,罪犯面前刑警多……。”
居士问:“什么意思呢?”
法师说:“现在人大多都不信因果,不修行了,将来到那里去之后,只好劳动地藏菩萨和各位僧道到地狱门前解救大家了。”
这样的故事还很多,举不胜举。
除了讲经外,清净法师还经常带领信众组织放生、行脚、救助等活动,如成立了山东佛教在线放生会,组织徒步朝拜普陀山,开展“顶礼父母”工程等,影响很大,在社会上反响良好。有人说,有活动才有活力,正是这些如法如仪、契机契理的活动,彰显了佛教巨大的生命力。清净法师的弘法活动是播种机、宣传队,他把佛法播进了人们的心田,把解脱之道告诉了苦海轮回的众生。
清净法师生活却很俭朴,为人很低调,三衣一钵闯天涯,只为众生得离苦,不为自己求安乐。正如法师自己所说:“一领衲衣,漂泊无住。云水天涯,浪迹江湖。树下念佛,茅棚诵读。乞食檐下,安寝净土。”
有一次,一个做企业的居士为了表达恭敬,坚持要请清净法师到茶楼喝茶,实在不好回绝,就跟着来了。服务员热情地把他们送到包间,优雅的问他们喝什么茶。居士让法师点茶,法师问了一下价格,每杯40、80、120元不等,清净法师问这是一壶还是一杯的价格,服务员告知是每杯的价格。居士看出法师有点心疼,就说茶楼都是这个价,没关系。清净法师和服务员说稍等一下再点,服务员先退出了。清净法师跟做企业的居士说:“我知道你现在经济条件很好,但你的钱也是血汗钱,你的辛苦你自己知道。即使我们今天每人来一杯最便宜的茶,那也得几百元,印刷1册《觉海慈航》成本是1元,我们每人喝这一口茶就是一册《觉海慈航》。不如我们今天回寺里,我给大家泡茶,你们把今天的茶钱捐给我,我来印几百册《觉海慈航》,免费赠送流通,可以唤醒几百个大众,如何?”大家表示赞同。离开时,茶楼服务员很不优雅的说:“瞎折腾!”正是这种“瞎折腾”,充分体现出一位衲子的超凡情怀和慈悲救世的高尚觉悟。
—————
返回